•  2月26日,2023年河南省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顺利结束。   此次省直市直机关计划公开遴选公务员743人,其中,28个省直机关计划公开遴选公务员152人,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市直机关计划公开遴选公务员591人。除鹤壁外,全省共设18个考区、642个考场,其中省直考区设4个考点、249个考场。据统计,全省约1.5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公开遴选公务员,是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的重要举...
      来源:网络
    • 贵阳市2022年下半年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贵阳市2022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为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考生报考前务必认真阅读并悉知《贵阳市2022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内容,仔细对照《贵阳市2022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一栏表》中所设置的报考资...
      来源:网络
    • 省考联考只能报一个省,并且省公务员联考只能报一个岗位,因为多省公务员联考都是放在同一天考试,也不可能跨省参加多个省份的考试。公务员联考是指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于上半年4月份及下半年9月份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命题的首度公务员“联合考试”。...
      来源:网络
    •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语言理解类型的试题常常让考生不知道选择哪个选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行测语言理解题练习和答案分析: 1.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
      来源:网络
    • 什么是选调生? 选调生也叫“优大生”、“调干生”,它是各省市区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选拔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从中挑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经过考试选调生可以直接录用为公务员。 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来源:网络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务员录用工作,保证新录用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机关录用担任一级主...
      来源:网络
    •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年只考一次。 大概每年在10月中下旬进行报名,11月份或者12月初进行考试,由于一年考一次,考生要提前关注报名信息,以免错过。 公务员笔试注意事项: 1、考生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及身份证放在桌面右上角。 2、考生只可以携带规定的考试用具,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削笔刀和无文本编辑器,参加考试。严禁将手机和考试资料带入考场。 3、考生需要提前进入考场,开考后...
      来源:网络
    • 考省级公务员需要的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等。 考试方式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 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
      来源:网络
    • 国家公务员的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
      来源:网络
    •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见突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
      来源:网络